华体会提款
电话:1381585855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大道华藏村
卢灵姬提出的“关于快速推进中医药膳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提案中“三、保障食材质量。……一是建立本地中药材和食材种植基地,按照标准化要求做种植和管理,确保药膳原料的质量和安全。加大力度支持我市盛产的肉桂和八角等药材种植,争取产品行业标准认定。”
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香辛料、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将其列为实施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成立工作专班专项推进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种植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价值高、易形成规模的中草药品种,加强种苗培育、良种繁育、种植管理、品质监管等全过程监管,大力宣传推广加快形成本地特色品牌,积极抓好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2024年,全市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66.8万亩(含林业部分),占全区的13.36%,排全区第三(仅次桂林、玉林),产量14.8万吨,占全区的20.3%,排全区第三,产值25亿元,占全区中医药产业总产值的10%左右。2024年全市穿心莲种植4.3万亩、产量1.4万吨,面积、产量均排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穿心莲种植和加工集散地;肉桂34.8万亩、产量1.8万吨,面积、产量均排全区第三;八角10万亩、产量0.3万吨,面积、产量均排全区第四;此外,泽泻、葛根、天冬、艾草等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全市共打造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68个,其中300亩以上连片基地53个、面积7万亩,广西“定制药园”3个,自治区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个,市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个。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打造一批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围绕中药材重点品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地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积极培育中药材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完善中药材产业化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大宗急需、道地、主产中药材和健康食品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建设一批规模大、管理标准、竞争有力、优质道地、生产规范的中药材示范基地,培育形成规模化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充分的利用林地资源和林下空间,鼓励大型药企与林地经营者合作,建设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强中药材农残的监管。
肉桂和八角等药材种植不在市农业部门的职责范围,建议由市林业部门依据职责经营事物的规模进行协调解决代表所提出的“加大力度支持我市盛产的肉桂和八角等药材种植,争取产品行业标准认定”建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