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春花古建两相宜|800岁“中华玉兰花王”叙述“山海连云”的故事_ 龙虎网

发布时间: 2025-08-15 09:22:01 |   作者: 产品展示

  【编者按】春花绚丽,处处游人涌动。遍及前史背景和文明名城、前史修建遗产的江苏大地上,春花+古建成为出片顶流。花园城市久久为功的建造与办理,修建遗产步履不断的补葺与使用,一起造就了这般胜景。让我们跟从春花的指引,一路赏读城市与修建。同步重视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日报视频号赏识大美印象,参加新华日报微博论题互动#pick春日花花与古建最美组合#,为飞檐翘角与繁花相映之下的中华优秀前史传统文明打call!

  玉兰花是连云港市花,我国现存最大的古玉兰群落坐落连云港南云台林场东磊分场延福观,被誉为“中华玉兰花王”的古玉兰树,历经800余年风霜,现在仍然散发着“芳华”的生气勃勃,千姿百媚的花朵缀满枝头,幽香四溢。和风拂过,皎白如玉的花瓣纷纷扬扬飘落,似乎下起了一场浪漫的花雨。

  陈旧修建与绚丽春花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诗意画卷,让人一眼千年——连云港的C位春光,美“出圈”了。

  三月末,记者驱车抵达南云台林场东磊分场。在工作人员王三祥的带领下,步行一段石板路,只见林间树木姿态万千,两边皆为生动山石。行至延福观围墙处,立着一块“东磊石刻群”石碑,在其对面,一块横卧的巨石中心,“爬山观海”4个大字苍劲有力。

  “很久以前,云台山还处于海中。300年前,古人来此玩耍,站在此石上可一览广阔无垠的大海英姿。”王三祥说。清朝中期,东磊被海水围住,交通不便,成为清修静地。直到1711年南云台山与陆地经过一条沙堤相连,游人方可不必渡海而来。

  春日阳光下,陈旧的延福观犹如一幅飘在浮云上的剪影,4株古玉兰树静立院内,其中有两株树龄800余年的“中华玉兰花王”,高达17米,树干粗大健壮需两人合抱,胸围粗达3.36米和2.39米,是全国树龄最长、树高最高和树围最大的玉兰树。皎白的花朵层层叠叠缀满枝头,怒放的树冠像一大片云朵充满在半山之间,蔚为壮观。

  从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词句,到明代文震亨、清代李渔的描绘,玉兰自古为典雅的植物,标志吉利、调和的佳木,并多植于宫廷、寺庙等处。

  “2005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玉兰花》特种纪念邮票,第一张便是东磊延福观玉兰花王。”连云港市前史文明研究会理事王统才说,“每年三月下旬,延福观玉兰花进入盛花期,花期10到15 天。这儿的玉兰花朵大而丰满,花瓣有9片,花期天天都会迎来上千名游客欣赏。”

  玉兰花开,是大自然描绘春意渐浓的手笔,阳光透过云层,斑斓地洒落在花瓣上,皎白的花瓣闪耀着柔软、细腻的光泽。很多游客“闻”香而来,摄影、赏花、玩耍,穿行在“花海”中,感触大自然的气味。“每年花开的时分,我都会来‘玉兰花王’下摄影打卡,吹吹笛子、画一幅画,置身于玉兰花的海洋,似乎穿越了时空。”游客“一盏烟雨”和记者说,散步树下,耳边是声声鸟鸣,眼前是花影婆娑,能够纵情感触年月沉积下的芳香与夸姣。

  延福观因玉兰而遐迩。据《云台补遗》记载,延福观里的玉兰系明初时期移植至此;后因物种稀缺,清康熙年间灵霄道长又在近旁修建了玉兰山房,对其精心呵护。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到此游历,题笔写下:“奇石似人花下立,仙人如鹤竹间来”,这副楹联挂在玉兰山房门前,招引许多江淮名士慕名而来。明清时期,延福观“玉兰花王”一向都是名胜景象,游人如织。

  “延福观因为地形险峻,又荫蔽于森林之中,躲过了当年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王统才说。 1993年,延福观被发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进行必定的维护和补葺。2023年3月,《大花果山景区维护使用开发建造工作方案》出台,进一步强化了维护。

  “近两年来,连云港施行东磊景区提高规划建造,环绕《镜花缘》文明,充沛的使用延福观、白云寺、千年玉兰、石海景象等旅游资源,打造‘小众秘境型’景区。”王统才说,跟着“大花果山景区”战略继续推动,现在“一环五线”已建成通车,交通瓶颈彻底处理。在这个游人如织的春天里,历经沧桑的延福观也以全新相貌迎候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