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提款
电话:1381585855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大道华藏村
3月28日,经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评估及公示,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获评“2025年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称号、靖州茯苓获“三无一全”认定证书。这是继2024年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联盟茯苓产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靖州获全国特色农产品“茯苓之乡”后的又一“国字招牌”。
靖州中药材何以“出圈”?双认证的背后,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格外的重视,政协力量持续发力的结果。
靖州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是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茯苓、灵芝、玉竹、黄精……中药材种类多达1224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8.29万亩,其中茯苓种植培养面积1.68万亩,有着“十方九苓,七出靖州”美誉。
近年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县政协主动融入,热情参加,市县政协委员、县委副书记赵俊任县现代中药种植加工及大健康产业链链长,市政协委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金波任副链长,县政协副主席向应平任副链长并负责中药材产业专班工作,制定出台了《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五年发展规划》,通过“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导”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至2024年,靖州建成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11个,含GAP溯源基地5个,中药材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91.05亿元。其中,茯苓产业链综合产值就达81.59亿元,全县仅年生产茯苓菌种约4600万袋,占全国茯苓主产区80%以上,靖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靖州茯苓”取得国家地理标志标识使用权,2024年颁布《中医药—茯苓》ISO国际标准,靖州深加工产品(茯苓丁、茯苓片、茯苓卷、茯苓粉)获第109届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
“建议建立以茯苓为主的中医药综合服务一体化交易买卖平台。”“建议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加快茯苓检验测试中心和实验室等配套建设。”……在县政协专题议政协商会上,委员们纷纷建言,助推破解中医药产业高水平发展瓶颈。
靖州政协充分的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连续五年组织并且开展“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高水平发展”“茯苓精深加工”“茯苓产业高水平发展”等系列专题调研协商,先后深入县内外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公司、科研机构考察,召开协商座谈会10余次,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意见建议80余条,得到省市县领导格外的重视和采纳。
目前,靖州已建成全国茯苓(中药材)及其制品电子贸易平台,链接全国大中型中药材交易市场20个,吸引修正药业等19家企业入驻。2025年,湖南省茯苓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挂牌成立。同时,靖州创新建立“三权分置”林地流转机制,推广的“林药共生”立体种植破解了中药材种植用地难题,通过杨梅林套种茯苓等中药材,大幅度的提升了种植规模。
春分过后,走进靖州马园万亩中药材种苗繁育暨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一排排、一垄垄的中药材植株绿意盎然、长势良好,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一示范基地由湖南补天药业投资建设。
“我们利用林下空间,在树上种植了铁皮石斛,地表种植了金丝皇菊、栀子花,地下种植了茯苓、玉竹、黄精等中药材共计26种。”公司CEO戴鑫汶介绍,基地建设有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区、林下中药材种植区、中药材种植科研科普中心、基地生产管理服务中心,中药材产量达1万吨,产值近3亿元。与此同时,补天药业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其开发生产的“茯苓多糖口服液”和心脑血管药“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成为全国独家新药。
土生土长的靖州人李焕国创办的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从茯苓菌种培育、种植与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和技术攻关等全产业链,并通过政府搭桥,与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等共同打造了五里冲万亩茯苓GAP溯源基地,不仅带动了32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还创造了8000余个劳动岗位。前不久,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茯苓药材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污染、无公害及全程可追溯认定,获得“三无一全”证书。
目前,靖州除引进修正药业、国药等14个重点项目外,已培育包括湖南补天药业、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本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0家,新入规企业4家。(肖扬琳 徐鲁湘 马君)